資料來源: IDC / 聯慷電子報小組整理

在新年度展開之際,IDC公佈2006年全球十大趨勢預測,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亞太區域,IDC
整合旗下最新研究及集結全球超過700位分析師共同思考而成,而後由各區域觀點密集檢視,加以參考資訊電信領域重大事件、使用者趨勢、廠商策略等面向發展出對2006年資訊電信十大趨勢預測。
針對2006年亞太區
(日本除外) 資訊電信,IDC今年所提供十大預測:
Part A : 由於 e-Empowered
Employee 的刺激與帶動,將有助於資通訊市場(ICT)支出,如下:
1.
無線內容產品 (Wireless content packages) 維續消費者支出熱潮
2006年亞太區
(日本除外)
資訊電信支出預估將成長30%,從去年$90億美元成長至$120億美元,整個無線內容產業,包含遊戲、音樂、手機鈴聲、影像及TV等,都將因服務供應商在娛樂事業中所提供的內容及feature
rich應用軟體、外加成本較低的服務及寬頻的配套服務的激增,而大量刺激成長。
2. Skype的興起及消費者採用VoIP
一般消費者用之VoIP市場仍呈現穩定成長,非傳統的電信服務商也開始加入這個領域,如eBay收購Skype、Yahoo與Microsoft共同收購VoIP服務供應商、及Google推出自有的VoIP軟體
- Google Talk。VoIP在企業的採用上也將成長,由於服務供應商欲複製在消費者使用的經驗到企業端的應用上,而計劃推出企業用之低成本、整合聲音、數據與影像會議的解決方案。
3. 整合趨勢讓消費者選擇更豐富
使用者對科技應用更為熟悉,行動裝置也更智慧化。IDC預測2006年整個亞太區 (日本除外)
整合式裝置出貨量將可達1500萬隻,較2005年成長24%。企業將致力滿足企業及員工需求。
4. IT整合 (IT Consolidation) 將推動基礎建設取得及管理新模式的出現
企業將面臨提供更高層級IT服務績效表現、但基礎建設成本仍要降低的挑戰,以滿足多元化的商務需求。IT整合是能協助簡化現有環境複雜性、以為未來建置服務導向架構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的根本。漸漸地,企業將藉由長期、全面的計畫來建置IT,以更有效管理成本,並獲得更大的擴充性、動態分配資源及利用率。
5. 商業智慧 (Business Intelligence, BI) 發展日臻成熟
本區域內BI工具將逐漸成熟,預期2006年可成長10%,達$3.15億美元。BI功能也預期將能有所改善,應用軟體也將可更緊密整合,讓員工仍能在受控管下簡易地取得與使用。使用者也將需要更快速、更容易使用的搜尋引擎,而軟體廠商將負起改善與強化的重責大任。
6. 身份識別與登入管理 (Identity and access) 將會是矚目焦點,主要回應政策規範
成長的主因來自市場對於可能發生的大量個人資訊遭竊、資料控管問題、及未經許可之登入所引發的後續商業與法律後果等相關議題相當關切,因此符合政策規範是主要促成身份認證與存取
(Identity & Access Management, IAM)
軟體支出決策的要素。提供的產品將以具擴充性的解決方案、符合政策規範與標準化為主。已在當地市場建立良好知名度、及穩定的通路與合作夥伴網路的地方性廠商,將會形成強勁的競爭,甚至與國際性大廠一同競爭。
7.
動態彈性 (Dynamic resilience) 成為終極目標
隨著企業越來越依賴其IT基礎設施、對安全性的認知也持續提高,IDC認為動態彈性 (Dynamic
Resilience)
將成為企業如何執行業務的全面性策略,企業將主動尋求永續營運的方案,以解決對企業重大的業務流程能持續運作不中斷的需求。
Part B : EEE模式,改變商業模式 :
8. 需要新型態的結盟來滿足業界軟體需求
IDC預測2006年,那些仍未開始以顧問公司 (consulting
firms)、及能專為垂直市場提供解決方案的獨立軟體廠商 (ISVs)
為結盟對象的大多數系統廠商以及企業應用軟體廠商,將開始從此方向著手,主要因為顧問公司及ISV等都提供了獨有之垂直領域的商業應用。未來廠商將面臨藉由結盟來整合各式產品,否則便面臨淘汰的壓力。
9. 開放原始碼在特定市場
(特別是中國和印度) 漸受普及
IDC認為在2006年,成立更多開放創新的社群將是業界一個重點項目,透過傳統方式來創造營收,如對每個使用的版本收費或收取專利權費用,在開放原始碼軟體漸普及的情況下都將受到考驗。廠商提供軟體免費但收取安裝費用,因此一旦開放原始碼後軟體便容易取得,客戶便較有意願購買相關產品或服務。開放原始碼開發成本便也能在整個業界互相分擔。
10. 服務供應模式持續發展
服務供應模式在企業與廠商主導活動的結合下正持續發展,境外委外 (Offshore outsourcing)
及公用式 (utility-based) 的服務越來越引人注目。資訊業在發現IT服務與BPO的提供內容部分相同,因此開始有如IBM收購Daksh及網路為基礎的服務供應商
– 新加坡公司NCS提供BPO服務。服務供應商也將不再認為自有並掌控整個服務內容及供應過程是有利可圖的事業,因此,轉而透過全球化、本土化及結盟來擴充其能力可及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