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雲端運算服務元年之後─UCS介紹
(
Cloud Computing Trend-Introducing Unified Computing System)
撰文:聯慷集團產品經理 邵聖忠
IDC在「2010年台灣資訊市場十大趨勢預測」中樂觀指出台灣雲端運算將進入服務元年。 我們也觀察到2010年間各大資訊科技大廠商都先後推出相關服務,包括、雲端基礎架構 (Cloud Infrastructure)、雲端平台 (Cloud Platforms),及雲端應用程式 (Cloud Applications)。
IDC 指出: 隨著雲端運算服務的成形,雲端業務流程服務(Business Process-as-a-Service)也將很快的進入雲端服務範疇,各行業別都將加速科技平台的利用而推出雲端服務。然而因為對安全的疑慮,企業在私有雲(Private Cloud)的建制將與公有雲(Public Cloud)協同進行,而透過虛擬化(Virtualization)技術將未來公有雲與私有雲的整合趨勢,也將改變企業傳統資訊架構的佈建模式。
對應通訊大廠思科(Cisco)在雲端運算的佈局,我們亦可一窺端倪。思科自2009年起正式和數據中心產業領導廠商,包括VMware、BMC Software及EMC等開展了廣泛的合作,整合了網路、伺服器、運算及虛擬化技術,發表思科統合運算系統(Unified Computing System,UCS),協助企業完成基礎建設架構的雲端運算規劃,從而提供全方位的數據中心虛擬化解決方案。而思科統合運算系統(Unified Computing System,UCS)便是思科數據中心3.0的一個重要架構。

圖1:思科雲端運算策略
思科統合運算系統是數據中心的一個重要架構,整合了網路、儲存、運算及虛擬化等技術,可協助企業精簡數據中心的資源,減少企業數據中心管理設備、電源及配線的設備數量,旨在降低企業的總持有成本(TCO),同時提升企業業務的靈活性。與其他伺服器業者提供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相比較,思科的解決方案強調原來在資料中心網路架構及安全上的優勢。現有各廠牌的伺服器在搭載英特爾Xeon處理器、記憶體及硬碟等規格上大同小異,但思科統合運算系統運用特有的I/O技術,發揮虛擬機器的動態移轉,且記憶體擴充技術也有利於需要大量記憶體資源的虛擬機器使用。
回顧過去幾十年來至今電腦運算的演進架構,大致上可分為四個階段。
(1) 集中式主機運算模式:如Mainframe 建置運算架構。
(2) Client/Server 分散式運算架構:隨著PC 個人電腦的興起及企業資訊處理電腦化的需求,使企業可以用低廉的成本,打造一個負擔得起的企業資訊電腦化運算架構,並滿足資訊及資源分享的目的。
(3) Intranet/Internet Web based運算架構:隨著Internet 互聯網的興起與應用,提供企業Intranet/Internet 的整合應用,讓企業應用服務可以隨時隨地延伸至用戶端。
(4) 雲端運算架構 (Cloud Computing) :隨著LAN/WAN網路寬頻及Intranet/Internet 各種應用已成必須與必然,企業須以更有效及節省成本的方式建置資訊運算架構,同時更加專注於其核心事業,才能有效維持其企業競爭力,甚至超越其競爭對手。
這四種運算架構,與其去比較其相互間的優缺點,我們認為還不如說,這樣的演進過程,其實是一種結合資訊運作應用技術與企業應用需求的自然過程。以我們這裡要為各位介紹的UCS (Unified Computing System) 運算架構來說,它可為企業解決目前企業最頭痛的伺服器建置及管理問題,同時又可與雲端運算做最好的融合。
企業目前所面臨的資料中心建置的問題
(1) 伺服器管理問題:數量眾多的伺服器,造成客戶MIS 人員管理上的一大負擔,個別伺服器的汰換、升級等工作,需要個別一一處理,且有時不同廠牌的伺服器有不同的操作管理介面,更重要的是在轉移及升級過程中,應用服務可能因此中斷。
(2) 伺服器及機房資源使用效率問題:有研究發現,其實在多數的時間,企業的伺服器的CPU,Memory,Hard disk等運算資源其使用率是相當低的,加上建置這些伺服器所需的機房空間,電力及冷卻空調等投資,企業如何有效運用有限的預算,做最大的投資回饋已成當務之急。

圖2:隨著企業業務的擴張,伺服器及機房等設備也不斷增加,造成企業與管理人員的越趨沉重負擔。
(3) 分開的區域網(LAN)與儲存網(SAN):由於不同的通訊協定,對企業佈建 Data center來說,在過去必須分別建置乙太網(Ethernet)的LAN 與Fibre Channel 的SAN,由於Fibre Channel switch 建置成本較高,企業用戶須另外建置及管理SAN 儲存網路,造成SAN的應用無法普及化。
UCS 整合運算架構結合虛擬化(Virtualization)技術,使上述企業目前最頭痛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本文為讓讀者有具體的體會,我們以Cisco 的UCS 產品來做解說。
Cisco UCS 基本介紹
Cisco 的UCS 基本上包含下列諸元:
(1) Compute (運算) : Cisco 5100 系列刀鋒伺服器,以Intel 5500 Xeon中央處理器的高速運算能力為基礎,結合Cisco專利的Cisco Extended Memory 技術,可讓Cisco UCS平台上跑更多的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達到最大的虛擬化建置投資效益。
(2) Network (網路):採用先進的10Gbps整合式高速交換核心模組,完美結合FCoE (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的技術,使得過去LAN,SAN分開的網路建置,現在可以統合在單一的網路上面來完成,這可節省網卡、交換器、纜線的佈建數量,也同時節省了電力及冷卻空調的需求,進而達到降低整體建置投資成本的目的。
(3) Storage Access (儲存):Cisco UCS提供下列網路儲存接取的方式,包括Ethernet,Fibre Channel,FCoE,iSCSI,讓客戶得以選用最適合,最經濟的方法來進行有效的儲存接取。
(4) Virtualization (虛擬化):Cisco UCS可以與VMware等虛擬化解決方案結合,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安全,效能更好的虛擬化運算平台與網路運作環境。
(5) 管理 (Management):Cisco UCS 提供單一化的整合式管理操作環境,讓企業用戶在管理數百台的刀鋒伺服器時,是以單一整合管理系統來管理及做資源調度,因而得以化繁為簡,以最節省有效的方法,完成過去複雜的管理工作。

圖3:UCS 建置網路連接示意圖,本圖虛線內為Cisco UCS 佈建元件

圖4:Cisco UCS 實際建置示意圖,本圖含 6140 Fabric Interconnects x2,5100 Blade Server Chassis x36

圖5:Cisco UCS Manager 圖形化單一整合管理系統,如上圖,可讓管理者用單一管理軟體操作介面,輕鬆管理數十個刀鋒伺服器機箱,數百台刀鋒伺服器
UC on UCS應用與結語
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伺服器整合(Server Consolidation)及虛擬化(Virtualization),已然成為企業新一代Data Center佈建的思考方向,而這個目標的實現,有賴於一個良好及面面俱到的整合運算建置平台,Cisco UCS 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整合運算建置平台。有了一個優質的平台,當然可提供客戶更大的彈性來實現一些應用。聯慷資訊致力於資通訊產業數十年,對協助客戶打造滿足客戶需求的資通訊基礎建設平台與應用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以近來也是未來趨勢的網路整合應用的整合通訊(Unified Communication,UC)建置來說,聯慷資訊可以結合UC 與 UCS,將提供整合通訊服務的伺服器,如Call Manager(s),Voice Mail Server(s),Conference Server(s),Media Server(s),Presence Server(s)等安裝在虛擬機上,以最經濟的方式,有效充分發揮硬體資源最大效能,並可依客戶實際應用的資源需求,很有彈性的調整或擴充,建置一個基於Cloud Computing概念的UC on UCS私有雲(private cloud)或公共雲(public cloud),協助企業用戶建置一個always-on,non-interruptive,grow on demand,anywhere,any time的整合通訊環境。
圖7:聯慷資訊將UC應用在各不同產業中
資料來源:
電腦科技
如需要更進一步的資訊與服務,請洽聯慷事業發展部!
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