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危機處理,正是考驗企業領導人的機智及檢驗企業的事業延續計畫(BCP)的好機會。經歷了台灣921大地震、美國911事件、SARS恐慌…等,許多企業紛紛開始重視企業危機處理,上一期電子報我們已經介紹了遇到危機時,企業在通訊方面可以考量的IT規劃與備援方案,包括了,視訊會議、IP-VPN和企業應用案例。本期我們就繼續為您提供「資料異地備援」及「交易室怎麼作?」
|
>>
資料異地備援- 萬無一失的企業中樞
>>
人在服務在
客廳也可以是外匯交易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資料異地備援- 萬無一失的企業中樞
|
您可以選擇IT委外
也可以自備Data
Center |
在家上班其中的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公司人員在家也能擷取公司資料,僅透過網路安全機制不會有漏洞。
尤其企業中樞 -
公司資訊系統與營運資料的傳輸,對『中央集權式』的公司更是大大的考驗。 企業在資料儲存的備援上也可以考慮租用固網或ISP業者的網路資料中心(IDC;Internet
Data Center),或主機代管等系統委外業務。
也就是在公司的系統機房端外,同步備份遠端資料等各項資料備份的緊急措施,避免公司機房若因封鎖而無法運作。如果您只是因應SARS的短期備援方案,選擇目前多家固網公司或ISP提供的此項服務,倒是成本上最有效率的模式。
自備系統備援
DAS、NAS、SAN
何去何從 ?
目前市場備援有三種主要類型:DAS
( Direct Attached Storage ),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 以及SAN
( Storage Area Network )。這三者的架構與技術上略有差異,企業可依需求規劃:
DAS是企業最早採行的On
Line型儲存設備
主要組成成分包括儲存裝置以及連接主機的介面卡(Host
Bus Adapter,HBA)。
由於DAS是將儲存裝置直接與主機相連,這樣的設計能夠提供較高的安全性;但是在存取動作上就比較缺乏效率。
倘若企業內其他的主機想要存取另一主機相連的儲存裝置的資料,則資料傳送便必須經過區域網路﹙LAN﹚及該主機,此舉不僅增加主機的工作量,也會拖累該區域網路的傳輸速度。在過去,企業大多採用DAS執行儲存及備份的工作,但是在企業資料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DAS開始無法滿足企業對儲存與備份工作的需求,漸漸的趨向於特殊的專業領域中應用,尤其在不需要跨平台與跨網路整合企業當中是很好的選擇,但近來SAN及NAS出現後,
DAS已經逐漸被取代。
|
|
NAS是將儲存系統透過專用的檔案伺服器直接連到區域網路上
:
伺服器是專門設計用來進行資料存取的動作, 因此企業內的其他主機系統便不須同時兼負資料存取的動作,而有更大空間去進行其他的工作。NAS尤其能夠為需要擷取與共享大量文件資料系統的企業環境,提供一個具有高度效率、性能/價格比優異的儲存解決方案,經常被應用在跨平台的文件共享工作,包括Microsoft及UNIX系列等作業平台。原則上,NAS適合存放不需要運算的資料,例如電子郵件與檔案等。
SAN的概念即是將許多儲存裝置從區域網路獨立出來成為另一個網路:
目的在於得以實現伺服器與儲存設備間多對多的高速連接。現階段技術比較成熟的SAN,是透過光纖通道﹙Fibre
Channel﹚與主機連結,而傳輸速率可從一般的100MB/Sec,最快可達200MB/Sec。企業要建構SAN,則必須要在伺服主機內部安裝光纖介面卡,在主機外則必須裝設光纖纜線、光纖介面的集線器﹙Hub﹚、交換器﹙Switch﹚與路由器﹙Router﹚…等裝置,如此各伺服器才能透過光纖通道與SAN進行連結。
依照DAS, NAS, SAN的設計理念的不同,
IT人員可以針對目的不同,混合不同方案使用。 譬如由於NAS與SAN各自支援不同儲存需求的解決方案,兩者具有高度的互補性,
IT人員可以將NAS與SAN的方案混合使用,最常見的情況便是企業以NAS負責供應靜態網頁,而透過SAN提供動態資料庫與交易記錄等方面的儲存。
以IDC 在2001年對1999至2003年企業儲存市場規模的預估數字來看,1999至2003年整體硬碟市場之年複合成長率為11.5%,其中DAS僅為10.2%,而NAS與及SAN則皆約為66%,成長率相差甚多,而NAS及SAN市場的蓬勃發展將帶動企業對中高階RAID、儲存管理軟體、主機介面卡等產品的需求。
|
DAS、
NAS、 SAN比較圖
|
市場前景樂觀
據市場專家預估, 未來NAS將會挾成本與建置效率的優勢、陸續搶攻中小企業的儲存市場,而SAN則會因為傳輸效率佳而受到大型跨國企業的青睞。
由於這兩種不同型態的資料類型的內容重複性甚高,如果被分別儲存在SAN與NAS上,往往造成儲存資源的浪費,因此不少業者積極提出整合兩者的儲存解決方案,希望能提供一個更具運作效率、且總體持有成本更低廉的企業儲存解決方案。目前網路備源儲存設備市場最被看好,主要在於其成本不高、企業接受度強等。企業在建置規劃時除了必須考慮到現有伺服器硬體設備外,另必須考量的要件包括作業平台環境/資料庫/應用程式/網路頻寬/資料變動量/成長速度/其他相關事項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在服務在 客廳也可以是外匯交易室
|
以每單筆交易動則幾百萬美元的外匯交易室(Trading
Floor)而言,一旦因居家隔離,損失可能是一般企業的幾十、幾百倍。
試想如果交易員可以在任何地點進行交易,不管是在郊區的分公司或是遠端的備援室,而非只侷限在金融中心的交易室裡。又如果決策者在選擇交易室的建置地點時,可以考慮租金便宜、環境品質佳的郊區,或事業延續計畫
(BCP)
而非只一昧的想靠近總公司或金融區,那又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情況? 遠端機座的技術實現了這個不可能的夢想,在遠離金融中心的主系統端,登入在遠端的交易機座
(remote turret) –在任何Intranet的遠端,交易員由登入主系統端後,熟悉的、忙碌的交易員可以延續一貫的交易流程與操作機座的動作。
新的技術讓美夢成真,改變許多既成的工作模式,不用改變使用習慣,且讓工作地點更有彈性。
遠端機座 讓您Trading跟人走
遠端機座技術讓交易員只需簡單的在位於遠端機座上輸入他們的ID,便可登入遠端系統,完全利用公司系統端的網路和電信設施,如透過公司的廣域網路連接到世界各地。IP網路可以傳輸任何形式的資訊
–
語音、數據、或是影像。因此,遠端機座技術並不要求專屬的語音網路,在某些情況下更無需後台的硬體支援,以達經濟性與效率。
一旦交易員的工作地點不再只侷限在某一特定地方,從此隨處都可以是交易室。例如,一位倫敦的交易員當他旅行到紐約時,依然可以操作他在倫敦的交易,而且可以方便直接使用他在倫敦交易室內的所有個人設定。
|

Resource:
IPC Revolutionizing trading _ remote turrets |
說明:專線、廣域網路或是網際網路,皆可讓遠端機座(Remote
Turret ) 順利運作,連接主交易室或主系統端連接。
|
事業延續計畫
遠端機座技術一項最重要的應用服務就是事業延續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ning, BCP),遠端機座技術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後台系統與前台交易機座可分開在兩個不同的地方,這樣就不會因為一個交易室的問題而導致整個交易系統停擺,同時機座也較容易安裝,當發生水災或火災時,機座可以線一拔,帶著就跑,將損失降至最低。
發展遠端機座技術並不表示說以後我們會常看到交易員在海邊就進行交易,但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帶給交易室更多的便利性與彈性,解除了地域的限制,以後交易室的市場將是全球性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非只局限於所在地。科技成就了這一切也擴大了我們的視野。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