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自動化趨勢續篇 - 迎接機器人老闆
(Ready to Welcome Roboboss to Supervise Your Work)
Pepper 開始流行,日本軟銀在日本市場首推家庭寵物式機器人,讓辛苦的上班族回到家中有關心的「家人」圍繞在旁。在台灣首波則以企業B2C商業模式也跟著濫觴,例如銀行業者紛紛推出各家吉祥物的迎賓機器人來招攬人流,的確吸引住民眾的眼球。 在Pepper元年開始之際, 大家可能還在發想未來的您家中的機器人會不會幫你修剪院子的花草樹木、教你的孩子,或在工作中對你發號施令? 然而,Gartner 年度10大預測已經指出,機器人與自動化有擴大的趨勢, 遲早有一天,會有機器人開始扮演訓練你的孩子,並協助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針對機器人與自動化趨勢, Gartner在去年底(2015/10) 公布了對2016 年及以後數年的十大戰略預測。其主要觀點認為2016 年是數字化時代,在演算法和機器人驅動的世界裡,我們需要重新定義人和機器人的關係。
這份報告超出了純技術的概念範疇,深入到更加現實的問題:在未來的數字化世界中,人類的生活會有怎樣的顛覆 ?
以下為Gartner的主要預測: |
1. 由作家機器人(Robwriter) 創造文案。Gartner 第一個預測是到2018年,五個閱讀文件中會有一個將由機器撰寫,佔所有的業務文案的20% “Robowriters”在現今已經投產的報告包括預算、體育和商業報告,而且這一趨勢在悄敲地增長之中,作家機器人優勢之一:他們沒有偏見或情緒問題。
|
2. IoT (Internet of Things)的演變到了2018年,將有60億連接的「東西」 (Connected things: Things to Things )被請求支援。 這些非人類的「東西」,不外乎是客戶請求服務和數據,以及其他支援服務的模式。營銷給他們(及擴展至實際擁有的人),都是可以帶來商機的。 |
3.到2020年,人類無法控制的自主軟件代理將參加商業交易的5%。現況是 : 智能的算法已經在沒有人類參與協助下,自動進行開始交易。
4. 到2018年,超過300萬全球員工將被「機器人老闆」(Roboboss) 監督。 目前的問題是機器人的老闆沒有人類反應的機制,在現實上,我們必須看到機器人老闆能具備人類習性。 |
5. 到2018年,將有20%的智能建築,會面臨數位攻擊或破壞。包括商業和住宅等建築,變得更加聰明和更多的智能物聯網連結。 相對地,更大的可能性是,這些建築物更容易被攻擊。 Gartner 分析師表示:“你不能保護一切。那你必須做的是,確保自身至少有一種演算法,能檢測到資安缺,並能回應、糾正問題”。 |
6.到2018年,增長最快的50%的企業將擁有智能的員工比智能機器人還少的現況。由於機器人很容易複製,能夠快速增加。智能機器人與系統能勝任的工作越來越繁複,例如,分析一個工廠如何營運,或決定員工在工作上是否以適當的速度完成任務。 |
7.到2018年,數位字助理將能辨識人臉與聲音。一連串數字密碼是不可行,而有效的密碼往往很難記住,Gartner 分析師認為“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現在正是茁壯期,市場接受強度很大。 |
8.到2018年,估計會有200萬員工的就業的條件之一,是被要求穿戴式的健康和健身追踪器。這似乎挺奧威爾主義的(註: 指 Orwellian在「一九八四」一書中,描寫的極權、專制世界) ,但某些工作可能需要如此,如公共安全工作者,Gartner 分析師開玩笑說:好處是,這些公司的健康員工,保險費用可能會降低。 |
現況是:很多人都已經佩戴某種類型的監控設備。“我們早就都被監視了!”但使用這種裝置也提出了一個重要議題 – 該僱員能否保有某項工作是基於其體能或健康狀態。“這聽起來像一個侵犯個資或人權的條款? ”Gartner 分析師承認:“這可能是。但員工也可能會簽署一份合同,同意以監控作為工作的條件之一。現實情況是我們鼓勵你更健康 - 你得到的超額報酬。 ” |
9.到2020年,智能代理將促進40%的行動互動行為。這是基於世界正朝向一個應用時代的信念,如蘋果的Siri,以國際通用的接口,協助全球數以萬計的行動用戶。 |
10.到了2020年,雲服務產生的資安問題, 95%來自客戶的過錯。 Gartner分析師明確表示: “是的, 這是你導致的問題,不是服務商。” |
|